HAGAI No.8

TRUST ISSUE  HAGAI #8  TRUST ISSUE  HAGAI #8  TRUST ISSUE  HAGAI #8  TRUST ISSUE  HAGAI #8

Editor’s Note 編輯的話

這期花開的邀稿主題是信任,Trust Issue。這期可以是說從個人經驗,也可以是說從周邊許多朋友的經驗中出發。除了假數據、內容農場、與真實個人檔案,操作了美國選舉之外。極右派(不論歐洲、台灣、美國)都紛紛地採用了原本弱勢與小眾的標籤,扭轉原本作為社會主義價值的意義,將白人至上主義的歧視言論與反移民行為包裝為對言論自由的剝奪,以及認為自己才是弱勢的概念扭曲。

我們想要開啟的討論是,在任何數值與參數皆可以被操弄的情況下,我們建立與發展信任的方式也必須不斷更新。當代的我們,對於信任的態度是什麼?而我們對於背叛,又可以接受到什麼樣的程度?由藝術家黃大維作品《if if》的一封信開始,討論從程式設計過程中必經的if statement 開啟人類與機器間的互動路徑,如果我們一開始的選擇是點選假新聞,程式路徑的二元選擇,是否並沒有給我們回頭路?而是基於我們一開始的選擇路徑繼續前進呢?《零信任系統與聲譽甄別》策展人李彥儀從區塊鏈技術與去中心化思維討論是否技術能夠協助信任於現代化社會中的發展;策展人徐詩雨《事情就是這樣,只要沒出事就不去管他》一文中,展現對於通訊協定的提問,對機器的穩定性產生質疑;藝術家eteam的影像作品《Rela- tional_T》透過對科技裝置進行表演,勾勒出人與智慧裝置的另一種關係。

「我用一種適當的懷疑態度過生活,並且對自己所見所聞,聽到的消息以及交談的對象持懷疑態度,這是度過一生的最好方法。」
‒ 克里斯多福・懷利(劍橋分析吹哨者)。
“I go through life with a healthy dose of skepticism and I think that healthy dose of skepticism as to what you’re seeing and what you’re hearing and who you’re talking to is the best way to go through life.” Christopher Wylie, whistleblower of Cambridge Analytica.
The theme of this invitation is Trust, Trust Issue. Witness how the US election was manipulated through fake news, content farm profiles and real personal profiles. Far right groups (from either Europe, Taiwan and North america) are now adapting labels and terms that were used by minorities or disadvantaged commu- nities, further twisted the socialist connotation behind these terms, meanwhile repackaging their hate speech and anti-immigration/ racist behavior as “deprive their freedom of speech.”
We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at when data, figures and parameters can be manipulated, the way we build and develop trust must also be constantly updated. What is our attitude towards trust in contemporary times? And, to what extent can we accept betrayal? The artist Huang Tawei’s letter “if if” started with the “if statement”- the definite programming process to go through for the interaction path between humans and machines. If our initial choice was to click on fake news, does the binary choice of the programming path not give us a way back? Is it based on the path we chose at the beginning and so forth? ; In her article “Zero Trust System and Reputation Signaling”, Curator Lee Yenyi discusses whether technology can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in a modern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decentralized thinking; through questions abou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curator Hsu Shiyu’s article “Nobody Cares How It Works As Long As It Works” questioned the stability of the machine; The video work “Relational_T” of the artist duo eteam outlines another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smart devices by performing technological installations.

TRUST ISSUE  HAGAI #8  TRUST ISSUE  HAGAI #8  TRUST ISSUE  HAGAI #8  TRUST ISSUE  HAGAI #8

ifif-0

© 黃大維 Ta Wei Huang

if if

藝術家
黃大維

我在思考一些資料傳輸的過程,我們如何怎麼看待經過眼睛的資料內容?我們每天頭腦都在判斷事情,幾乎無時無刻。但我覺得自己心情莫名很好或是心中充滿寧靜,頭腦裡吹著微風,只專注在一些事情上的時候反而沒特別在想什麼,我覺得很奇怪,所以開始在程式裡找答案,最後整理到了IF statement。基本上程式碼中好像要去判斷個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會用到 IF( )。

IF( )

因為知道自己在程式上經驗並不多元而且不足,所以問了許多資工背景或是見識過比較多程式碼的工程師們,但我問的問題也是偏白痴,我問說:「在你人生經驗中有看過沒有 if function 的程式嗎 ?」大家都說真的沒有,幾乎任何一個功能相對完整的任何程式碼(>90-99%)都有if function。

畫了一些草稿牆,想了很久,最後決定用頭腦裡的 IF statement寫給自己主人的信,來表達 if ( )。 希望是比較親切客觀的 IF statement來講這件事情,因為IF也很重要,圖像裡的左邊跟右邊都是很重要的存在,當一個自我遇到了遇到了一個事件,加上IF 就會有跑出一團各式各樣的辯證與經驗,但 這一團亂的思緒我覺得是創意與想法的養分。

ifif-2

信任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如果,我覺得它永無止盡不會消失,只能和平共處,頭腦裡有微風,想法可以互相聊天,緩慢前進但不會停滯。至少可以像畫面裡隻蠢蠢的貓一樣,記得他一開始有愛個什麼,要拿著花去找個誰。

ifif-3

黃大維

1988生於台北,台灣。喜歡走路,相信藝術不能只透過藝術來理解。用繪畫、裝置、照片、影像與錄影等方式來創作。曾經在台北、高雄、紐約、京都、北京等地方展覽。
IG @taweihuanghihi

Zero Trust System and Reputation Signaling

零信任系統與聲譽甄別

策展人
李彥儀

我對信任關係的高度起疑,開始於目睹一位愛把善良正面掛在嘴邊的友人,偽造簽名以圖利自身,且事後自圓其說的行徑。

也因此,我開始深刻體認到信任具有瞬間瓦解,且永不復回的特性,對象可以從個人擴張至群體。而我也開始好奇,如果認識多年的人,甚至親戚都不一定是可以完全信任的對象,那麼公司與公司之間,機構與機構之間,跨國企業彼此之間,甚至銀行與政府,又是如何完成締結合作、確保對方履行合約、進行交易呢?

機構之間的合作

Cooperation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Companies

交易成本泛指於公司與公司之間,在交易時會因為從陌生到締結信任與履行的過程中,所衍伸出來的額外費用。從交易行為的開始算起,必須要付出搜尋合作對象、驗證對於工作的掌握程度與完成能力、定價與協商、簽約後執行。由於所有的交易都必須要面對環境的不確定性(如突發經濟事件 ,或是政治事件)以及有限理性,意即人類能夠處理的資訊、知識與能力都是有限制的,考慮的方案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須在決策過程中考慮到生理的限制與情緒的影響。

公司之間的交易是如此,銀行之間彼此的金融往來更是如此,商人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需要受到保險或是第三方的保證才得以執行,並且需要進一步的索取個人資料予以核對,比特幣的創始者中本聰,稱這繁瑣的過程與耗時又費力的交易成本是以信任為基底的模型,而透過密碼學(cryp- tographic)驗證,交易的兩造可以直接完成交易而不透過第三方擔保,並透過分散式按時間順序記帳的設計,解決雙重消費(double spending)的疑慮。

Mark Zuckerberg and Winklevoss Twins

2010年由大衛芬奇執導的電影《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中,描寫臉書創辦人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以裝傻加技術優勢,竊取了Winklevoss雙胞胎的創業想法,並且利用闖出名號得來的社會資源,以律師資源擬定股權合約,讓一起創業的好友股權被稀釋到一文不值。當時的電影劇本作家,也是饒富盛名的Aaron Sorkin曾回想,當時在校對劇本時,人生第一次被律師一行一行地校對劇本的經驗。

《社群網戰》首映中旬,臉書營運長桑伯格生氣地轉頭對電影製作人說:「你怎麼可以對一個孩子做這種事?(當時祖克柏26歲)」2018年劍橋分析事件爆發,劍橋分析公司承認收受川普政營的資金,以學術為由取得大量美國臉書用戶的資料,加以分析與分類各種用戶的政治傾向後,使用targeted ads與假新聞製造,讓這些用戶各自不斷地被刻意製造出來的假新聞與言論影響判斷與資訊,操弄選舉結果,川普當選。2019年10月31日,Aaron Sorkin 在紐約時報專欄發表了給祖克柏的公開信,他反問:「我們怎麼可以對千萬個孩子做這種事?」

Winklevoss雙胞胎吞下了一場敗仗,經歷祖克柏事件後,他們以奧運選手身份去到北京完成奧運競賽,接著去到英國劍橋大學念MBA,剛回到矽谷時,拿著臉書的和解金6700萬美元與部分股份,去到矽谷找尋標的投資,所有的矽谷公司全都害怕日後遭受到臉書仇視而走避不及。的確,當時兩人在哈佛大學裡的形象,校隊,家世顯赫,又是兄弟會成員,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許多人失去工作與希望,銀行卻大到不能倒時,看到祖克柏以一席破壞者的角色,竊取他人的創業想法,靠著技術優勢佔為己有,的確有某一部分的大快人心,其中夾雜著扭曲的道德感,並且以善行合理化。祖克柏則是以去菁英化的社群網路與優於同儕的編程技術,作為他合理化自己偏差行為的理由。

2018年祖克柏受到國會質詢,社群網路成為陰謀論散播、假新聞與外國政治勢力干預的溫床。在受到質詢時,祖克柏從不正面回覆任何問題,以我們的目標是要讓每一個人彼此連結,作為每一 次回答的開端,並且聰明地透過認可參議員的問題,重新敘述問題,將問題導向他的經營方針, 以及他跟他的團隊會回去研究處理。但是臉書的目標是要讓每一個人彼此連結嗎?在一個以「 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作為公司準則的唯進化論公司,這個幫女生打分數的CEO是否真能夠改變,參議員問到:「你做出跟十年前一樣的承諾,一直無兌現,你憑什麼要我們相信你?」

2021年富士比雜誌以Winklevii的復仇,報導了Winklevoss雙胞胎的去中心化金融事業Gemini,旗下有多隻正在接受證交會審查的加密貨幣投資基金,以及2021年一戰成名的NFT平台 Nifty Gateway。Winklevoss 說到:「中心化的社群網路會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消失。」儘管加密貨幣圈有許多痛恨監管的社群,在Gemini的辦公室裡貼著「Revelution needs rules」,尊重監管的必要,而 且認知到區塊鏈儘管美其名以無信任機制運作,但依然需要其他的信任的傳統系統相輔相成

再者,畢竟騙子到頭來就還是騙子,小偷是創造不了東西的。反觀祖克柏這幾年來的明星產品不 是買來就是抄來的,針對Instagram當時收購的決策是把潛在威脅買下透過演算法刻意阻擋用戶分享正在竄紅的Vine,限時動態的功能則是照抄Snapchat,Instagram的執行長 Systrom說:「我們不只向Snapchat借用與學習他們的技術,我們也向其他的訊息工具學習(包含微信)。」Instagram 產品長說:「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這就是科技產業運作的方法,坦白說所有產業都這麼做。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問題。」但,是否真透過限時動態解決了臉書所謂「連結更多人」的問題?還是解決了用戶停留app時間減少的企業內部問題?

零信任機制

現代人的社會人際關係迅速地次級化、距離化、和片段化,陌生人成為生活中的多數。因此與陌生 人往來成為生活的主要活動,也因此,除了由親而信的信任基礎外,當代社會的秩序已鋪陳在非以特定個人為對象的信任基礎上,成為當代社會生活的主體文化。

在網路安全領域裡,零信任機制指得是「永不信任、一律驗證」機制,在《區塊鏈與新的信任結構 》一書中,作者Kevin Werbach 將信任分為ㄧ、點對點的信任(道德與聲譽系統,互信的人們), 二、利維坦式信任(不同機構信任相對應,因為相信政府會協助處理糾紛);三是仲介信任(如信 用卡公司),第四種是分散式信任,即是區塊鏈這類的新興信任結構。但是區塊鏈技術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掌握,你寧願相信一個自己無法掌握的技術系統?還是人類維持的系統?

2008年 金融危機令人對機構與公司組織不滿,急於衝破,隨著科技高度發展,個人能夠獨自完成 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個體思維強烈的發展下,我們強調更多的個人空間與自由意志。然而隨著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隔離政策的實施下,在獲得長時間的獨處後,我們也開始意識到群體與組織,相互照顧的重要性,並且討論是否應該將家庭的觀念擴張,從私有到共有的社群照護。

保羅·巴蘭Paul Baran的分散式溝通系統(O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一文中,將資料儲存模型分為中心化、去中心化、分散式三種系統。

比特幣白皮書概念圖
Conceptualization from the original bitcoin white paper.

《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一文中指出,在不同群體屬性,對各類信任表現出不同的風貌。其中的關鍵也許是將陌生帶入熟悉,以致信任的媒介性質上。媒介愈多元,愈有公信力,則愈可能投入信任。而行動者在社會網絡中的權利差距與媒介的交互作用,則可以解釋不同群體屬性對各種基礎所表現出的差異。

而相信區塊鏈技術可以取代中介的愛好者(包括我自己),也不得不面對區塊鏈技術在去中心化的革命中,也形成了再中心化的狀態,或是稱之為外部化中介者的狀態。並且同時又加深了新自由主義所企圖形成的個體化社會–由個體化社會中的個人承擔一切利弊得失,好比那些忘記錢包密碼則喪失所有比特幣的人或是被駭客偷走,受到交易所惡性倒閉的幣圈悲歌,只能自己承擔。也許我們應該藉由零信任機制輔以強化聲譽甄別的信任系統,並且記得將能力好,社群人氣高,或是財富多與道德高低的謬誤連結斬斷,以應用更多媒介的方式為不同的群體提供信任的建立基礎。

李彥儀

李彥儀的策展研究主題圍繞在失敗空間所創造出的可能性,女性主義與數位文化。她的策展實踐結合運用展覽、藝術書寫、策展與表演式演說等不同展示的形式,結合不同領域的創作者,透過每一次思辨場域的開啟與不同的社會群體產生連結。曾策劃展覽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數位藝術中心,2020台北數位藝術節共同策展人。
IG @_notesoncurating

Nobody Cares How It Works As Long As
It Works

事情就是這樣,只要沒出事
就不去管他。

策展人
徐詩雨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現下的生活,正是建構在對機器的百分之百正常運作的信任上。

打開銀行 app 轉帳,並不會擔心影響帳戶裡面的數字莫名地增加或減少。開車離開停車場時,車牌辨識軟體可以讓閘門正常打開,已繳費的車輛通過。透過電腦、app 傳送的 email 與訊息正確地抵達接收方。這些看似平常的活動,當中依靠多少機器的正確運作,以及機器間訊號傳輸時,準確無誤的0與1編解碼傳送。在這些通訊協定中,仰賴著設計者設計出層層溝通協定中的檢查碼得以除錯。

《駭客任務第二集:重裝上陣》中,哈曼對著來到地底世界的尼歐,描述那些日以繼夜運轉的機器時候:「事情就是這樣,只要沒出事就不去管他。」2003 年比利時的一場選舉中,其中候選人多得了 4096 票,這個錯誤在開票時因為票數不符合選區的可能投票數而被發現,最後發現是由於宇宙射線導致計票機器中的某個元件運作失常,一個新增的位元的反轉,導致暴增的票數。又有的時候,我們的人性更多地將對別人的不信任投射到機器的不正常運作上。像是反覆地觀看 Instagram 限時動態的觀看名單有沒有在乎的那個人,內心小小的 os:「大概是演算法沒有把這則限動推推送給對方吧?」 或是 line 三天都未讀的Line訊息,會不會是手機運作失常沒有看到呢?

科技的黑盒子

如果真的是對方手機作業系統故障,沒有看到來自你的訊息,這個錯誤會不會毀掉一段可能萌芽的新戀情?如果宇宙射線導致的計票錯誤的量沒有超過人類察覺的範圍,導致非選民選出的候選人當選,那我們還能相信電子計票嗎?會不會我們的目前社會的運作,早就是建構在機器錯誤的運作上,只是在一個可以容忍的範圍之內?犯錯好像是人性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會不會演算法中的錯訊與錯誤,可以向具有人類意識的人工智慧更靠近一步?只是目前的狀況看來,人工智慧的缺陷並非往人類複雜的心智狀態靠近,反而放大了我們隱藏在社會中的偏見與歧視。像是傾向選擇男性面試者的履歷篩選,或是無法辨識亞洲人笑容的人工智慧。「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在這個機器與人難捨難分的年代,應該修正為「科技的偏見也來自於人性」更為貼切一點。而被科技改變的我們,把玩著貼著「科技」的黑盒子,不知該放入多少信任。

徐詩雨

2018-2020年擔任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熱愛美的事物,尤其是恐龍,並且持續探索科技、藝術與社會的關係。

Relational_T

藝術組織
eteam

Relational_T 是透過一系列的表演,來認可智慧型裝置的複雜性、具有部分超凡特質的存在、以及驅動其回應的演算法。我們不僅僅使用這些智慧裝置來改善我們的生活,還透過為它們表演,藉此我們也認可到相互依賴的連結性的力量大於個體或技術設備各自的力量。

Relational_T is part of a series of performances that acknowledge the complex and partially otherworldly presence of smart devices and the algorithms driving their responses. By not only using our smart devices to enhance our lives, but also by performing for them we acknowledge an interdependent connectivity to powers greater than that of individual humans or tech devices.

eteam

eteam 是一個雙人組織,使用影像、表演和寫作來表達在不同的文化、技術和審美世界邊緣的相遇,他們的故事在國際錄像節和電影節上放映,他們也在大學任教,在藝廊和博物館展出,並在沙漠、田野、洞穴和山頂、 輪船、黑盒子劇院和馬車上表演。
https://www.meineigenheim.org/portfolio/

出版
花開藝文誌
民國110年九月 信任號
AUGUST 2021, ISSUE NO.8

編輯
李彥儀

設計
eg.lio

數位雕塑
eg.lio

作者
eteam、徐詩雨、黃大維、李彥儀

2021 HAGAI 花開藝文誌 © All Rights Reserved

TRUST ISSUE  HAGAI #8  TRUST ISSUE  HAGAI #8  TRUST ISSUE  HAGAI #8  TRUST ISSUE  HAGAI #8

HAGAI 花開